作者:梓涵妈(爸妈精读作者)
朋友跟我说,她打了儿子一巴掌。
寒假过后刚开学,儿子作息不好,还经常不及时完成作业。
(相关资料图)
那天,朋友加班到7点多回到家,发现丈夫在一旁看手机,儿子在画画,餐桌上空空如也。
她气得不打一处来,痛骂丈夫一顿,转身又批评儿子,以为孩子就会自觉做作业。
没想到,做完饭后喊儿子吃饭,她发现房间里到处都是画纸,儿子竟然还在画画。
她瞬间情绪崩溃,拽着儿子打了他一巴掌。
朋友事后也非常自责、后悔。
她说:“无论如何,我都不应该发脾气、打人,我真不是一个好妈妈。”
其实,妈妈们每次在打完孩子后,都知道自己错了,孩子还小,不应该乱发脾气。
但当孩子又不听话时,火气蹭蹭蹭地一上来,根本控制不住。
火山爆发,殃及池鱼,首当其冲的是无辜的孩子。
那些情绪失控的妈妈们
曾看到一个令人心碎的视频。
一位妈妈坐在沙发上,疯狂地扇自己耳光,一遍又一遍,扇到脸蛋都发红发肿。
原来,这位妈妈当天独自带俩娃。送大宝上学后,就哄小宝入睡,但小宝一直闹,一直不愿意午睡。
妈妈本想等小宝睡觉的时候可以做点家务,奈何小宝根本不配合。
看着狼狈不堪的客厅,她不受控制地生气,大声吼他、打他。
但又觉得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宝宝,根本不懂什么叫听话。
妈妈冷静下来后,就觉得很后悔,无处发泄的她,只能对自己出气。
正所谓,打在儿身,痛在妈身。
无论妈妈是因为什么原因打骂孩子的,过后心里肯定不舒服,会为自己一时冲动而后悔。
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扎心的话题:
“大家觉得打骂孩子是一种很离谱的行为吗?”
这位网友的回答获得高赞:
“自己没当妈的时候,看到别人打孩子,就觉得那个父母有病。孩子是可爱的小天使,怎么舍得下手。
可现在自己当妈了,才知道什么叫感同身受。
在孩子两岁多的时候,我也忍不住打了孩子,因为不打自己很气,打了孩子也气,打完又内疚,简直神经病一样。
觉得怎么自己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人。”
不打不骂,心里的愤怒无法宣泄。
骂了打了,内疚彷徨。
而下次出现类似情况,依然忍不住。
在这种无数次的拉扯中,妈妈们变得神经衰弱,自己不像自己。
没有一位妈妈愿意发脾气闹情绪,可现实是身心已超负荷,逼得她们难以控制情绪。
压垮妈妈们的一根根稻草
《看不见的女性》一书中提到:
女性完成了75%的无偿工作,她们每天花在家务上的时间约为3—6小时。
在家庭里,女性担任了育婴师、保姆、清洁工、家教等诸多工作。
不仅如此,大多数女性还需要出去工作赚钱,补贴家用。
既要貌美如花、带娃顾家,还要赚钱养家。
妈妈们肩上的重担越来越多,越来越重,压得她们喘不过气。
河北一妈妈独自一人在家带娃,因为腱鞘炎、生理期、家务活、娃又一直粘着她,一切的一切,让她忍不住情绪失控,跺脚、大喊大叫。
即使这个一岁多孩子基本听不懂,可是,身体不适、家务繁重、娃也不省心、睡眠不足,让她心力交瘁,最终只能吼出来,喊出来,发泄出来。
安徽铜陵的邓女士一直与公婆同住,但因孩子的教育问题,家庭关系紧张。
那天,儿子不愿意学习,邓女士就当着婆婆的面揍了儿子。
没想到婆婆一看孙子被打就火了,跟媳妇吵了起来。
面对孩子的怨怼和长辈的指责,情绪激动的邓女士拿起桌边的刀子,扎了自己7刀。
在浙江金华,客厅里,两个孩子哭闹不止。
一妈妈情绪崩溃,拿起桌子、椅子猛砸地上,而旁边沙发上躺着一个无动于衷的老公在专注地玩手机。
身体的不适、原生家庭的影响、单亲妈妈的压力、婆媳关系的冲突、老公的不争等让妈妈们疲惫不堪,神经衰弱。
总有很多人,喜欢把责任全部归结到妈妈身上,认为妈妈们“脾气暴躁”“承受能力差”“调节能力差”“别人都是这么带娃,怎么就你这么多事?”
有时候,亲人们的不理解、生活工作的不顺、孩子不乖等诸多大山压下来,很可能成为了压垮妈妈们情绪神经的一根根稻草。
所谓水满则溢,积攒得多了便如火山爆发,仅此而已。
一个身心疲惫的女人,连自己都顾不上,已经很难再分一点点耐心给孩子了。
摆脱情绪旋涡,唯有自救
母亲是超人,也是在家庭关系中承担最重的人,尤其是在养育孩子方面。
中国大多数妈妈都以为坚持践行育儿理念,就可以教育好孩子。
其实,自身情绪稳定,懂得爱自己的母亲才是孩子最坚实的榜样。
只有妈妈情绪稳定,孩子才不急不躁;只有妈妈开心,全家才开心。
那么妈妈们如何避免陷入情绪“泥潭”呢?
1、降低自我要求,只做60分妈妈。
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老师曾说:妈妈不用完美要求自己,能够60分已经很好了。
人无完人,请接纳不完美的自己。
当妈妈也可以偶尔犯错,偶尔偷懒,偶尔赚不到足够多的钱,不必过度自责,做真实的自己就好。
当你真实、放松,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还可以有很多可能。
除了照顾孩子、照顾家庭,妈妈也有自身该做的事、该实现的价值,而当与育儿原则、家庭关系冲突时,就跟随自己的内心,去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。
谁的家庭不鸡飞狗跳,谁的孩子不调皮捣蛋?生活、工作哪有一帆风顺的?你何必要求事事完美,苦了孩子、苦了自己。
做好自己份内事,做60分的妈妈足矣。
2、提高自我觉察、及时调整。
当看到孩子不听话、老公不给力、工作不顺利时,妈妈无可避免地情绪上涌,这时,不妨先回避一下。
问问自己:现在的感受是什么?为什么愤怒?
自己原因?老公原因?还是孩子原因?有什么严重影响?评判标准是什么?
社会的、别人的还是自己的看法。
是对还是错,应该怎么处理?
当冷处理后,你会发现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糟。
多反思,多觉察,多了解自我想法,才能跳出情绪怪圈,让自己及时刹车,理智地处理问题。
3、减负,寻求帮手。
当觉得自己累了,能量不足了,要及时做减负工作。
比如,跟老公提提周末想休息一下,可否让老公或老人带娃半天。
有条件的可以寻求育儿机构的帮助,把时间和空间还给自己。
当你休息够了,才会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你的宝贝。
当你养足精神,才能以饱满的姿态来接受生活上的种种挑战。
武志红老师曾说:
“孩子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,当父母不安时,孩子会立刻警觉,当父母放松时,孩子立刻感到愉悦。”
换言之,当妈妈的人生是开心自信乐观的,近朱者赤,你的孩子也拥有健康快乐的一生。
学着赞同自己、认可自己、欣赏自己,那个不完美却温和恬静的母亲,一定能收获世界对你的偏爱。
作者简介:梓涵妈,富书专栏作者,一手执笔,一手带娃,和孩子一同成长,文章:爸妈精读,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,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《好好生活》
标签: